一.竞赛地点及日期

本赛事采用分站预选赛及全国总决赛的方式进行。

北京站  4月8日(星期六) 9:00-16:00  北京奥体中心 

二.报名日期及费用 

(1)北京站报名开始时间2017年2月14日中午12:00,报名截止至北京站赛比赛日前两周,每站限30个团队。

(2)各分站赛报名费999元/队,总决赛入选队伍无需报名费。 

三.比赛项目

(1)百英里十人团体接力——16KMx10人接力,总距离100英里(160公里);

(2)本次比赛每个团队10人分为A队、B队同时出发分别进行接力,最终成绩相加作为团队总成绩的方法,其中A队第一棒必须为女生,其他棒次性别不限。具体顺序为:

(3)比赛关门时间为7个小时(由于AB两队同时出发分别接力,相当于总关门时间为14小时)。

(4)自赛事发枪起5小时30分,各队最后一棒尚未完成和前棒接力交接的,后续棒次将不得出发。

(5)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恢复社会交通。在规定的关门时间内,未跑完对应距离的参赛选手须立即停止比赛,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 

四.报名方法及流程 

登陆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官网http://www.g100.org.cn/或关注公众号“高校百英里”完成注册并进行在线报名。

领队注册——分享链接给队友——队友填写个人信息——领队付费——领队提交组队名单——报名完成 

五.参赛办法

所有参赛者需为坚持长跑锻炼,身体健康,适宜参加该项比赛,报名资格分别如下:

(1)参赛院校,须为非专业体育院校的普通高等学校或商学院。

(2)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读或已毕业的学生(全日制学生)、在读或毕业商学院学生(仅限MBA和EMBA)。所有人员须有所代表高校的学生证或毕业证或商学院录用证明原件(学校教工证、学校工作证等不得作为高校运动员参赛资格),必要时需出示证明,并在赛中及赛后公示期内根据赛事需要接受检查。凡在中国田协注册过的专业/职业运动员(无论在册还是退役)、凡各普通高校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录取的高水平运动队队员(无论在读还是毕业)均不得参加本赛事。

(3)全部由同一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组成的队伍归为高校代表队。

(4)全部由同一所商学院的在校生或毕业生组成的队伍归为商学院代表队。

(5)由多个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生组成的队伍归为高校联队。

(6)组委会邀请的团队归为特邀团队。

(7)高校联队和特邀团队,只给予成绩,不参与团队排名和奖励,但参与个人排名。

(8)团队命名规则:高校代表队和商学院代表队名称为“学校名称”+“团队名称”;如“西京大学跑步协会”等;高校联队命名规则为:“高校联队”+“团队名称”,如“高校联队—爱在每步”;除学校全称之外,团队名称原则上不能超过6个字。

(9)分站赛每支队伍报名人数包括10名主力+不超过6名替补,除A队第一棒(A1棒)必须为女生且与B队第一棒同时出发外,其他棒次性别不限,所有上场参赛运动员均只能从16人名单中产生,每人每站仅限参加一个队伍,每人每站仅限跑一棒,所有运动员必须满足2001年12月31日前出生。

(10)各个分站比赛高校代表队前四名和商学院代表队前四名队伍获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总决赛中高校代表队和商学院代表队分别排名,且商学院不参与奖励。

(11)取得参加总决赛的队伍在总决赛前可以重新按照条件选择不超过16人组队,其中高校代表队参加总决赛的人员中,第一棒(A1女、B1)第五棒(A5、B5)在本年度1月1日时年龄必须满足不超过30周岁。

(12)高校代表队参加总决赛队伍(每个队伍10人)的从所在城市往返总决赛城市的差旅费用、总决赛期间的食宿由组委会承担,具体办法将在总决赛队伍产生后另行通知安排;商学院代表队参加总决赛队伍的一切费用自理。

(13)以上各项参赛资格证明材料,组委会将在本着相互诚信的原则具体由各团队领队进行资料审核并收集证件原件照片自查自报,组委会将在赛事期间及赛后两周内随机抽查、接到举报彻查,一旦有确凿证据发现违规者,将取消该队本次成绩、取消该团队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取消该团队内全体参赛名单中全部人员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发放奖励将全部收回,并在赛事网站上进行违规公示。

(14)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参加长距接力挑战赛: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率不齐者/糖尿病患者/孕妇/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六.报名确认后如不参加比赛,将不予退还报名费
 
七.本次赛事最终解释权归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组委会所有


中国高校百英里接力赛组委会

二〇一七年一月

Copyright © 2011-2025 杭州盈动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